Algorithm Design¶
同 IV. 让 gemini2.5Pro 来读
(1) “化繁为简” —— 合并时间片
我们发现,虽然网络在变,但我们已经选好的那几条路,可能在接下来几分钟内都一直有效:
所以,我们不按“秒”来重新规划,而是按“路径静态持续时间 (path-static duration)”来规划
调度官不再每分钟都看一次地图。他会对自己说:“只要我给快递员们规划的这几条高速公路都还通着,他们就继续跑,我不用管。等到其中任何一条路因为卫星移动要‘断’了,我再把大家叫过来开会,重新规划一次。”
这样做大大减少了需要做决策的次数,节省了大量的计算资源
(2) “精挑细选” —— 路径选择
[1] 制作一份“优质路线候选清单”
我们不去找那些绕来绕去的奇怪小路。我们只找从“仓库”(EO卫星)到各个“大型中转枢纽”(地面站)的所有“最短路径”。因为卫星网络像个网格,这种最短路径天然就有很多条
对于每一条找出来的优质路线,我们都要计算出它能保持畅通的最长时间。比如“路线A”10分钟后会因为卫星飞走而中断,“路线B”则可以稳定存在15分钟
在 "最短路径" 候选集中选择 "寿命最长" 者
[2] 根据算好的路径实际分发
- "大客户" 优先
- "避免堵车"
- "走得长远"
(3) “按需分配” —— 带宽分配
在任何一条共享的道路上,我们根据每个快递小哥所属仓库的总包裹量来按比例分配路权(带宽)
比如,来自A仓库(总共要发1000TB数据)的货车和来自B仓库(总共要发100TB数据)的货车在一条路上相遇了,那么A仓库的货车就可以占据更宽的路面(获得更多带宽),因为它承担的任务更重